工作在海洋环境中的雷达,不可避免的要接收到海面的后向散射信号。对于遥感系统来说,接收和处理雷达后向散射信号是主要任务,从而获得海浪、海冰等数据进行海洋研究。
但对于很多其他雷达系统来说,海洋表面的后向散射信号则是“噩梦”,被称为“海杂波”,要想尽办法“对付它”。例如工作在海上的机载雷达,航行在海上的船用雷达,它们都不想要海杂波,会影响它们对小目标的检测,从而以为“漏掉”海面飞行的巡航导弹而被击毁。
在我们的直观感受中,觉得海杂波会和海表面的特性息息相关,比如海浪和风速。很多问题突然浮现,“小浪”还是“巨浪”对海杂波影响大吗,如何表现出来?海浪的大小又是如何来评估的呢,仅仅用浪高就够了吗?对于雷达接收到的海杂波又要用什么样的模型来描述合适呢?用哪些特征量来描述呢?
今后,我们会结合海杂波的理论模型和实测的雷达数据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海杂波的理论学习主要参考《海杂波:散射、K分布和雷达性能》,实测数据主要来自《雷达实测数据共享计划,从“雷达对海探测数据”开始》。
今天先来看看简单了解下海杂波的反射系数,杂波反射系数通常用σ0来表示,定义为归一化的海杂波RCS,即平均RCS除以被照射区域的面积。
下图反映的是杂波反射系数相对于雷达入射角的变化关系。在大的入射角情况下,后向散射类似于镜面反射,与表面的粗糙程度成反比。
在中等入射角时,反射系数相对平稳,但低于临界角后,反射系数会急剧变小。除了与雷达入射角有关,上图还反映了反射系数与雷达极化的关系。
海杂波的反射系数是非常复杂的,影响的因素很多,除了和雷达参数有关,显然还和海况息息相关,经验模型经常将反射系数表示成海况的函数,在不同条件和不同模型的情况下,反射系数的值不同。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雷达通信电子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