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四套(CCTV4)2018年1月15日到1月19日每晚22:00播出了5集中国雷达人以及中国雷达技术的宣传片《中国之盾》。
从海陆空天各领域全面的展示了中国雷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中国雷达人”解决重重困难的故事,揭秘了各型雷达研制的曲折历程和先进的技术突破,展现了“中国雷达人”不畏艰辛、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为保护国家做出的巨大的贡献。
中国雷达人在国外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完善了国产雷达的型号,终于具备了凝视蓝天的能力。
雷达与飞行器技术此消彼长,当隐身飞机的出现,反隐身雷达的发展成为了一种必然。当时反隐身雷达的二个思路:第一个就是把雷达波段尽可能的降低,第二个就是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把天线阵面做大,增大天线增益,使其具有足够的能量能够探测到隐身飞机。
2016年珠海航展,中国多种反隐身雷达集体亮相,标志着中国雷达技术开始迈入世界发达国家前列。
机动式预警相控阵雷达
机动式远程对空情报三坐标雷达,工作于UHF波段,采用两维相扫+方位机扫体制,具备探测距离远、跟踪精度高、具有较强情报综合和独立引导能力等优势,可有效探测F22等隐身飞机等多类型空中威胁目标。
便携式多功能侦察雷达
这款雷达也被叫做“蜘蛛网”雷达,它的构成简单,工作于S波段,采用先进的圆形相控阵体制与数字波束成形技术,可实现全方位波束电扫。每个方向的探测距离一样,并且具备同时探测、跟踪任意方位来袭的低空慢速目标和迫击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便携性。
达是军舰的眼睛,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海军战斗力的强弱,面对中国海军警测海疆挺进深海的新使命,中国雷达人正在全力以赴。
我国舰载相控阵雷达
位于正面大面积方块是S波段多功能雷达,位于驾驶台上方的是C波段跟踪天线,一体化桅杆上的中间面积方块是X波段多功能火控雷达,位于主船体两侧的突出的方块,是米波相控阵远程警戒雷达。
中国舰艇在单舰上形成米波、X波段、S波段、C波段的全波段雷达覆盖,用较少的射频模块搭建出一个具有通信、导航、警戒、探测、识别和跟踪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射频系统。
无论是让飞行员赞不绝口的机载火控雷达还是空警2000空警500的预警雷达都是战机不可或缺的眼睛,雷达技术助力中国空军向攻防兼备转型,实现铸盾为矛。
“空警-2000″预警机雷达
这是一款尺寸最大的有源相控阵预警机雷达,机身上方圆盘雷达罩内安装有三块固定的有源电子扫描阵列,实现360度全方位覆盖,对空中战机目标最远探测距离可达470公里,能够同时跟踪60-100个空中目标,指挥10架飞机执行作战,高空对弹道导弹的探测距离可达1200公里。同时,机首下部安装一台对地搜索的脉冲多普勒雷达。
中国雷达界的鼻祖张直中院士是中国第一位提出研究雷达成像技术的专家,为中国在雷达成像领域的突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高分三号
这是中国首颗1m分辨率C频段多极化SAR卫星。一般来说,微波遥感卫星使用的频段越低,穿透性越强;频段越高,穿透性越弱,但低频段不容易实现高分辨率。研究发现,C频段在卫星的应用中分辨目标更有优势。
高分三号卫星不受云雨等天气条件的限制,可全天候、全天时监视监测全球海洋和陆地资源,是高分专项工程实现时空协调、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目标的重要基础,服务于海洋、减灾、水利、气象以及其他多个领域,为海洋监视监测、海洋权益维护和应急防灾减灾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对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对中国人来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是个令人振奋和难忘的时刻,在测控雷达的保障下,在中国航天全系统的共同协作,杨利伟乘坐的神舟5号飞船载人舱按照指令及时打开降落伞安全降落于预期位置。
航天测控雷达
中国的航天任务越来越多,对航天测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中国雷达人肩上的使命和责任也越来越重。
虽然我国的雷达技术已经走到了当今世界的第一阵列,但是要成为引领者,“中国雷达人”仍在努力!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雷达通信电子战)